【斜角肌綜合症 2024】斜角肌引致手麻痺? 做衝擊波能治療嗎?

斜角肌綜合症完整指南 2024:從症狀到治療方案

在2024年,斜角肌綜合症已成為現代都市人常見的頸肩問題。隨著大眾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提升,本文將為您提供最新、最完整的資訊,幫助您了解如何應對這個困擾。

斜角肌綜合症的基本認識

什麼是斜角肌綜合症?

斜角肌綜合症是一種神經壓迫症候群,主要是由於頸部的斜角肌異常緊繃,導致臂神經叢受到壓迫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這種情況在長期使用電腦或保持固定姿勢工作的人群中特別常見。想像一下,就像是一條緊繃的橡皮筋勒住了水管和電線,導致下游供應受阻。

前斜角肌綜合症是一種因前斜角肌(Scalene muscles)痙攣、肥厚或變異而導致的一系列症狀,主要是因為這些肌肉壓迫鎖骨下動脈和臂叢神經。斜角肌位於頸部外側,分為前、中、後三部分,主要功能包括協助吸氣和支持頸椎的運動

症狀

前斜角肌綜合症的症狀通常包括:

  • 上肢前臂、手掌及第4至5指的麻木感。
  • 鎖骨下動脈受壓導致手指供血不足,可能出現脈搏減弱。
  • 由於膈神經受到刺激,可能會感到心前區疼痛。
  • 在某些情況下,還可能導致偏頭痛及上肢活動受限

此病症常見於長時間低頭工作或從事需要頻繁轉動頸部的活動的人群

斜角肌的解剖學位置及功能

解剖學位置

  • 前斜角肌:起始於頸椎第三至第六節的橫突前結節,向下附著於第一根肋骨內側的斜角肌結節。它位於胸鎖乳突肌的後內側,並與膈神經和鎖骨下動脈相鄰
  • 中斜角肌:是三者中最大的一條,起始於第二至第七頸椎的橫突後結節,向下附著於第一根肋骨的上面。中斜角肌呈對角線傾斜,位於前斜角肌的後方
  • 後斜角肌:起始於第五至第七頸椎的橫突後結節,向下附著於第二根肋骨的外側。這條肌肉的位置最深,通常與中斜角肌相混合

功能

斜角肌的主要功能包括:

  • 呼吸輔助:斜角肌在吸氣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平靜呼吸時。它們幫助提升第一根和第二根肋骨,擴大胸腔容積以促進空氣進入肺部
  • 頸部運動:單側收縮時,斜角肌能使頸部向同側屈曲;雙側收縮時則有助於頸部前屈。這些動作對於維持頭部穩定和進行側向運動至關重要
  • 神經支配:所有斜角肌均由第二至第七頸神經前支的運動分支支配,使其能夠協同工作以完成上述功能

總之,斜角肌在解剖學上不僅位置特殊,而且在呼吸和頸部運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了解其解剖學特徵及功能對於臨床治療和運動生理學都具有重要意義。

這些肌肉群的主要功能是:

  • 協助頸部前屈
  • 參與頸部側彎動作
  • 輔助呼吸運動

常見病因和高風險族群

最常見的致病原因包括:

  1. 長期保持不良姿勢
  2. 職業相關的重複性動作
  3. 運動創傷
  4. 頸椎退化性病變

高風險族群主要包括:

  • 辦公室工作者
  • 美髮師
  • 牙醫師
  • 程序設計師
  • 專業運動員

斜角肌綜合症的症狀表現

典型症狀及表現

患者通常會出現以下症狀:

  1. 頸部疼痛
  2. 肩部緊繃感
  3. 上肢麻痺或刺痛
  4. 手指感覺異常
  5. 握力減弱

手麻痺的成因解析

手部麻痺主要是由於:

  • 臂神經叢受到壓迫
  • 血管受到擠壓,影響血液循環
  • 神經傳導受阻

其他相關症狀

患者可能同時出現:

  • 頭痛
  • 頭暈
  • 視覺模糊
  • 上肢無力
  • 手臂冰冷

診斷方法和檢查

臨床檢查方法

斜角肌綜合症的臨床檢查方法主要包括多種物理檢查和影像學檢查,以評估神經和血管是否受到壓迫。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檢查方法:

1. 物理檢查

  • 阿迪遜(Adson)試驗:患者坐位,兩手置於膝上,首先記錄兩側桡動脈的搏動強度。然後讓患者深吸氣並屏氣,同時抬頭並向健側側屈。陽性反應為患側桡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顯示可能有血管壓迫
  • 肋鎖操作試驗:患者雙臂外展上舉90度,肘屈90度,進行手指快速伸屈活動,若出現皮膚蒼白及疼痛,則可能顯示鎖骨下動脈受壓
  • 上肢牽拉試驗:要求患者提重物,同時將患肩向下推壓,若出現疼痛或脈搏變弱,則可能表示神經或血管受到壓迫

2. 影像學檢查

  • 超音波檢查:可用於評估鎖骨下動脈及臂叢神經的狀況,幫助確認是否有結構性異常或壓迫情況。
  • CT血管攝影:這是一種更加精確的影像學檢查,可以清楚顯示鎖骨下動脈及周圍結構的狀態,以評估是否存在血管狹窄或壓迫情況

這些檢查方法能夠幫助醫生確定斜角肌綜合症的診斷,並指導後續的治療計劃。透過這些臨床檢查,可以有效地評估病人的症狀和病因,進而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其他輔助診斷方式

診斷準確性可通過以下方式提升:

  • 肌電圖檢查(EMG)
  • 神經傳導速度測試
  • 紅外線熱像掃描
  • 動態超音波評估

治療方案比較

保守治療方案

物理治療的角色

物理治療(Physio)在治療中扮演核心角色:

  1. 手法治療
    • 深層組織按摩
    • 關節鬆動術
    • 肌筋膜放鬆
  2. 運動治療
    • 斜角肌伸展運動
    • 頸部穩定性訓練
    • 姿勢矯正運動
  3. 儀器治療
    • 超聲波治療
    • 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
    • 熱療

衝擊波治療的效果

衝擊波治療在2024年已成為重要的治療選項:

  • 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 促進組織修復
  • 緩解肌肉痙攣
  • 降低疼痛感

治療頻率建議:

  • 每週1-2次
  • 療程約4-6週
  • 每次治療15-20分鐘

手術治療方案

手術適應症

考慮手術治療的情況:

  1. 保守治療3-6個月無效
  2. 症狀持續惡化
  3. 出現明顯的神經功能障礙
  4. 肌肉萎縮現象

手術風險評估

需要注意的手術風險:

  • 麻醉相關併發症
  • 神經損傷可能
  • 感染風險
  • 術後疤痕形成
  • 症狀復發機會

預防和自我照顧指南

日常預防措施

  1. 姿勢管理
    • 保持正確坐姿
    • 避免長時間低頭
    • 使用合適的枕頭
  2. 生活習慣調整
    • 規律運動
    • 充足休息
    • 均衡飲食

工作場所改善建議

辦公環境優化:

  1. 螢幕高度調整
  2. 人體工學座椅使用
  3. 定期活動休息
  4. 工作檯面高度調整

運動建議

建議的運動項目:

  • 游泳
  • 太極
  • 瑜伽
  • 輕度有氧運動
  • 伸展運動

常見問題解答(FAQ)

  1. Q: 斜角肌綜合症一定要做手術嗎?
    A: 不一定。大多數病例可通過物理治療和衝擊波等保守治療方式改善。
  2. Q: 衝擊波治療會痛嗎?
    A: 治療過程可能會有輕微不適,但可根據個人耐受度調整強度。
  3. Q: 物理治療需要多久才能見效?
    A: 一般需要4-6週的持續治療,但因人而異。
  4. Q: 如何預防症狀復發?
    A: 保持正確姿勢、規律運動、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是關鍵。
  5. Q: 年輕人也會得斜角肌綜合症嗎?
    A: 會的,特別是長期使用電子產品或姿勢不良的年輕人也是高風險群。

結論:斜角肌綜合症雖然困擾,但通過適當的診斷和治療方案,大多數患者都能獲得良好的改善。關鍵在於及早發現、科學治療,並持之以恆地進行預防保健。選擇合適的物理治療方案,配合正確的自我照顧,能夠有效控制和改善症狀。

😨限時$299|科研治痛|專業檢查|衝擊波|針灸|營業至10pm🌝衝擊波竟然不加錢?!😨

X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