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師教你5招解決辦公室痛症!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常常需要長時間坐著,這種久坐的生活方式使得不良坐姿問題日益普遍。不良坐姿不僅會給身體帶來不適,還可能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本文將深入探討不良坐姿對身體的影響,包括風險因素、詳細解剖學、不良坐姿對這些解剖結構的影響、分類、常見的徵象和症狀,並提供5種不同的運動方法來改善不良坐姿引起的症狀。

不良坐姿的風險因素

不良坐姿的發生可能受到以下風險因素的影響:

  • 長時間坐著工作或學習
  • 不正確的座椅高度或坐墊
  • 缺乏適當的支撐和靠背
  • 肌肉無力或不平衡
  • 遺傳因素

不良坐姿的解剖結構

不良坐姿主要影響以下解剖結構:

  1. 脊柱:脊柱是支撐身體並保護脊髓的主要結構。不良坐姿可能導致脊柱向前彎曲,增加了脊柱壓力和壓迫神經的風險。
  2. 頸部:長時間低頭或頸部前傾可能導致頸部肌肉緊張和不適。這可能引發頸部疼痛和僵硬。
  3. 肩膀和背部:不良坐姿可能使肩膀向前傾斜並導致背部圓肩。這可能引起肩膀和背部的不適和疼痛。
  4. 骨盆:錯誤的坐姿可能使骨盆後傾,增加腰部和骨盆區域的壓力,可能導致腰痛和不適。
  5. 下肢:不良坐姿可能導致下肢肌肉無力和循環問題。長時間交叉腿或膝蓋彎曲可能引起膝關節和腳踝的問題。

不良坐姿對解剖結構的影響:

  • 脊柱變形:不正確的坐姿可能導致脊柱向前彎曲,增加脊柱壓力,可能引發脊柱變形,如脊柱側彎或圓背。
  • 肌肉不平衡:錯誤的坐姿可能使一些肌肉過度緊張,同時使其他肌肉變得無力,導致肌肉不平衡和不適。
  • 神經受壓:不良坐姿可能增加壓迫神經的風險,導致神經受壓症狀,如手臂麻木或刺痛。

不良坐姿的分類

根據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不良坐姿可以分為不同的分類,包括:

  1. 脊柱變形:如脊柱側彎、圓背等。
  2. 頸部問題:如頸部疼痛、僵硬等。
  3. 肩膀和背部問題:如圓肩、肩膀疼痛等。
  4. 腰部和骨盆問題:如腰痛、骨盆不適等。
  5. 下肢問題:如下肢無力、腳踝問題等。

不良坐姿的常見症狀

不良坐姿可能引發以下常見的徵象和症狀:

  • 脊柱變形:脊柱彎曲、不對稱的肩膀高度。
  • 頸部問題:頸部疼痛、僵硬、頭痛。
  • 肩膀和背部問題:圓肩、肩膀和背部疼痛、肌肉緊張。
  • 腰部和骨盆問題:腰痛、骨盆不適、下肢無力。
  • 下肢問題:下肢無力、膝關節和腳踝問題。

改善不良坐姿的常見症狀

以下是5種不同的運動方法,可以改善不良坐姿引起的症狀。

  1. 脊柱伸展:每天進行脊柱伸展運動可以緩解不良坐姿帶來的壓力。躺平在地上,屈膝並將雙腳放在地板上。然後,慢慢將膝蓋向一側轉動,讓脊柱旋轉。保持這個姿勢數秒鐘,然後換邊重複。
  2. 頸部伸展:坐直並緩慢傾斜頭部向一側,直到感覺到頸部伸展。保持這個姿勢數秒鐘,然後換邊重複。每天多次進行此運動,可以緩解頸部緊張和不適。
  3. 肩膀和背部伸展:將雙手交叉放在頭頂上方,並使肩膀伸展開來。同時,向後彎曲脊柱,使背部伸展。保持這個姿勢數秒鐘,然後放鬆。重複多次,每天進行幾次。
  4. 腰部伸展:站立或坐下,將雙手放在腰部後方,然後緩慢向後彎曲脊柱,讓背部伸展。保持這個姿勢數秒鐘,然後回到起始位置。重複多次,每天進行幾次。
  5. 下肢運動:踏步運動可以幫助強化下肢肌肉並改善循環。每天進行快速步行或慢跑,持續20-30分鐘。此外,進行腿部伸展和舒展運動,以改善下肢的靈活性和力量。

怎樣檢查我是否患有不良坐姿引起的痛症?

除了有以上所說的病徵,你亦需要經驗豐富的治療師為你進行一系列的檢查,例如詢問病史、目測、觸診、姿勢評估、脊椎活動度、脊椎排列、關節移位、關節活動幅度測試、關節末端範圍感覺、肌肉張力測試、肌肉力量測試、神經反射測試、神經張力測試、感覺測試、動作分析,左右不平衝、代償等等。若你無法確定自己是否患上這個症狀,建議你尋找醫療專業人士為你檢查。

有什麼電療可以止痛及修復不良坐姿引起的痛症?

  • 超聲波療法:使用高頻聲波來增加血液循環並減輕患處的疼痛和炎症。
  • 干擾波電療法:即IFT電療,使用中頻電刺激來減輕疼痛和腫脹,並促進癒合。
  • 衝擊波治療:利用衝擊波破壞粘連,促進組織自愈過程。
  • 筋膜刀治療:利用深層加熱效應增加血液循環,配合筋膜刀手法鬆解筋膜粘連。
  • 電磁波治療:以高頻電磁波產生磁場,刺激細胞代謝和再生,治療慢性疼痛,亦可用於活化肌肉。
  • 針灸療法: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抑制疼痛信號。 
    (根據《中醫藥條例》(第 549 章),針灸可由根據《輔助醫療業條例》(第 359 章)註冊的物理治療師進行。)

不良坐姿引起的痛症的鑑別診斷

以下是可能與不良坐姿相混淆的其他鑑別診斷:

  • 慢性姿勢性頭痛
  • 腰椎間盤突出
  • 肌肉骨骼疼痛綜合症
  • 骨關節疾病
  • 神經系統疾病

如果想了解更多, 亦可以到PubMed閱讀相關研究

備註:此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並不取代專業醫療建議。如有疼痛或不適,建議咨詢專業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意見。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限時體驗💰299|科研治痛|衝擊波|針灸|營業至10pm🌝|立即Whatsapp預約|*衝擊波*竟然唔使加錢?!😨

X
Scroll to Top